2015-04-06 20:54:53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广州市常住人口增长261.47万人,达到1292.68万人,而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则由1.70平方米增长至2.38平方米,增长幅度达到4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越北京(2.26平方米)和上海(1.72平方米),也远远领先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昨天,记者从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完成,数据显示,广州市场地数量排名靠前的场地分别为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和羽毛球场;全市足球类场地数量共1604个,占8.16%,场地面积316.39万平方米,占10.27%。
广州人健身有去处
广州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硬件设施是先决条件,广州体育场地的家底有多“厚”,让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
根据《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广州共有体育场地19650个,用地面积4123.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84.93万平方米,场地面积 3080.1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2175个,场地面积163.97万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7475个,场地面积2916.20万平方米。以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92.68 万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5.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8平方米。
足球场地成关注热点
在此次普查中,足球场只包括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和室内五人制足球场。考虑到体育场、田径场、小运动场场地中心含足球场,按这个口径统计,我市足球场场地数量共有1604个,占全市场地数量的8.16%,场地面积316.39万平方米,占全市场地面积的10.27%。与2003年的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相比,足球场类场地数量新增了966个,场地面积新增了181.00万平方米。
第六次普查亮点纷呈
据介绍,本次普查标准时点是2013年12月31日,对象抒州市(不含军队、铁路)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主要显现出以下亮点:
从系统分布来看,其他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最多,高达11954个,占60.83%;场地面积1738.83万平方米,占56.45%。其次是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达7166个,占36.47%;场地面积1162.99万平方米,占37.75%。
从单位分布来看,其他单位管理的体育场地最多,高达10349个,占52.67%;场地面积1153.05万平方米,占37.43%。
从按类型分布来看,此次全市普查共到67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场地数量19358个,占98.51%;场地面积3045.47万平方米,占98.87%。其他类体育场地292个,占1.49%;场地面积34.70万平方米,占1.13%。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羽毛球场、小运动场、城市健身步道的场地数量位居前5。由于运动项目的性质,高尔夫球场的用地面积和场地面积均居首位。
从按城乡分布来看,全市体育场地中,分布在城镇的体育场地15360个,占78.17%;场地面积2240.61万平方米,占72.74%。分布在乡村的体育场地4290个,占21.83%,场地面积839.57万平方米,占27.26%。
从按区(县级市)分布来看,全市体育场地中,场地数量排名靠前的区(县级市)分别是番禺区、白云区和增城市。据透露,对比广州市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体育场地数量增加9510个,增长近一倍(五普为10140个)。场地面积增加1353.58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6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