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刘麒魁: 绿色建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2014-11-19 16:44:46来源:安徽在线

  中国建设报 肖正华 山东威海(楼盘)报道

  农村住宅建设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 现已成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一大亮点, 不仅起点要高、标准要高、质量要高, 而且还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和建筑节能的新理念。

  对此,在11月9日由中国建设报社、卓达新材市场开发总公司联合组织的“2014全国农村建房暨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卓达新材市场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刘麒魁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绿色建筑,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

  中国住房:绿色建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目前大部分还是在城市住宅建设上推广,农村住宅也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原因是什么?

  刘麒魁:首先,对于发展绿色建筑, 可能很多人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城市建筑上, 城市建筑固然重要, 但就目前我国住宅建筑市场来说, 面广量大的住宅仍在农村, 农村既有住宅占全国既有住宅总量的 70%以上。由此可见, 农村住宅是我国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发展绿色建筑是完全必要的。

  其次,在我国农村千百年来用黏土实心砖建造的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民居, 大多没有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的概念, 在造成物质资源、能量资源浪费的同时,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使农村居住聚集地的环境日益恶化。所以,各地农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资源、经济水平、历史文化等条件, 因地制宜地逐步取代砖混结构建筑。

  最后,我国农村每年仅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已达到7亿吨, 其中2 亿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另外还有很多林业采伐剩余物资也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农村是绿色建材(木材、竹材、植物纤维如秸秆等)的原料产地, 在农村发展绿色建筑方便就地取材。如果国家再从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大在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力度, 那么在农村发展绿色建筑则将取得跨越式发展。

  中国住房:正如你以上所说,新农村建设的确需要绿色建筑,那么,在你看来,该从那些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其发展?

  刘麒魁: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必须下功夫培养农民居民的绿色建筑意识,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渠道, 向广大农民宣传绿色建筑, 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绿色建筑, 并参与到发展绿色建筑工作中来。

  在这方面, 还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引导和配合,通过宣传资料、相关培训等,使得农村居民自觉遵循绿色建筑的规律, 营造良好绿色建筑的社会环境, 从被动的接受绿色建筑转变为自发的要求, 从源头上有效地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另外,为倡导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居建筑,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各地还应尽早尽快建立一些示范工程,以起到引领带头作用。

  中国住房:绿色建筑在农村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特别是地方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绿色建筑产业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你对地方有哪些建议?

  刘麒魁:就地方而言,无非是需要重视并加强引导,并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一方面,可以对农村居民发展绿色建筑实施补贴政策。这种补贴其实是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间接的补贴, 降低了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成本, 同样也降低了农村居民建设绿色建筑的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对农村居民发展绿色建筑实施税收政策。一是对绿色建筑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实际上是降低了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成本, 同样也降低了绿色建筑产品消费者( 即农村居民) 建设绿色建筑的成本; 二是对使用非绿色建筑产品的消费者(即农村居民) 实行较高强度的收费政策, 以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绿色建筑产品。

  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应结合各地农村具体情况, 并以适宜技术为主, 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种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发展和有机集成。国家层面也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农村绿色建筑科研开发,在各类科研基金中设绿色建筑专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科研成果进行示范( 包括建筑技术、设计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合成技术等)。

责任编辑:王梅
福州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