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观点:对境外中国资本征税具有战略意义

2015-01-13 15:08:13来源:时代周报	

  中国的财税政策正在发生变化。以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以隐晦的名称注册公司(被称为“离岸公司”)的北京亿万富翁,以及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工作的来自珠三角的推销员,都有义务向中国报告自己在境外究竟赚了多少钱。国家税务总局[微博]颁布,即将在2月1日生效的《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将禁止一系列被视为避税安排的国际投资方式。而在中国企业刚刚开始在海外作出重大投资之际,遏制他们的避税行为。

  “央企”(例如中石油等)和“民企”(例如阿里巴巴[微博])等不同所有制属性的企业,都在海外注册有离岸公司。通过离岸中心,企业可以突破海外贸易壁垒和投融资壁垒,实现全球战略。这些企业的做法客观上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就此而言,离岸公司的出现无可厚非。然而,增强中国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同时,离岸公司也给中国带来了负面结果。我国采取的是法人国籍的标准,不论投资者是否具有我国国籍,其所设立的离岸公司均属于外国法人,因此很难对离岸公司进行监管。这样,离岸公司很容易被利用,为非法利益的实现提供平台和机制。最大的危害就是“洗钱”。所洗之钱固然可能来自于各种犯罪活动;其中最多的恐怕还是腐败和问题的受贿之所得。

  加强海外资本征税也竖际趋势。《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CTA)规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参与合作的“海外金融机构”(简称“FFI”)必须向IRS(美国国税局)登记注册,并履行多个义务。其关键是,有关实体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提供美国居民和绿卡持有者在该国获得投资处置收入和来源于美国资产的利息、股息收入,包括账户余额、利息、支付去向等银行账户信息,以遏制海外逃税。在此压力下,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一举措,使得瑞士告别了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深入推动了更多发达国家参与的全球性反逃税体系的营建。

  因此,中国关于对境外来自中国资本建立全球征税体系的决定,可以说是适应由这一全球体系的重大举措。具体的表现是,为了就实施FATCA达成间协议,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一直在努力。例如,2014年6月27日凌晨,美国财政部网站更新了“作为存在有效间协定(IGA)的法域对待”的法域清单,正式将中国纳入该清单。

  对中国这个日益进入全球经济政治体系的世界大国而言,中国目前正在尝试建立的对中国居民和中国企业出资的海外资本进行财务监管和征税行动体系,不仅有利于遏制中国目前出现的贫富悬殊等不良现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更有利于为以来的努力提供财政税收制度方面的配套性支持。或者我们可以说,当前正在从事的,乃是深入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的关键性步骤。

  众所周知,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核心精神是打击地方司法保护主义,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未来将呈现的对离岸公司的中国监管,一旦落实,必然使得腐败分子受贿和将国企财产非法私有化的成本大大提高,有利于中国形成一个“不敢贪”的新治理格局。

  对的制衡,对资本的规范,民主固然重要,法治更实在。

  回到对境外中国资本和中国个人征税这个话题,关键还是将中国的市场做大,让中国的内需强劲,让企业在中国更挣钱。我们期待中国建成服务型,增强基本福利的供应能力,通过全方位的“深化改革”来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价值保驾护航,消除中国企业出于规避国内某些制度束缚而不得不成立离岸公司的经济社会土壤。

责任编辑:王梅
福州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