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助力农民后代享受公平的教育

2014-12-01 22:30:29来源:京华时报

 

青基会为企业和个人颁发“杰出贡献奖”。

 募款过百亿,资助贫困生近500万,建成希望小学18396所,这个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希望工程,如今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25年。近日,希望工程25周年大会举行,大会对历年来曾经帮助的企业个人团体进行了表彰。京华时报公益周刊也获得了希望工程颁发的25周年杰出贡献奖。

    京华时报记者郑磊 任珊

    □对话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涂猛

    希望工程走过了辉煌的25年发展后,未来何去何从?在希望工程25周年大会上,中国青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涂猛宣布,从2015年开始,希望工程将推出“希望小学微校计划”、“希望工程同e堂课”等6项新公益项目。这些新产品具体包括哪些计划?能辐射哪些孩子?又是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

    希望工程曾经一骑绝尘

    京华时报:几个数字非常惊人,希望工程25年,建设希望小学18000多所,筹集捐款100亿元,资助495万学生,您总结希望工程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涂猛:回顾希望工程走过的25年,我曾经用过一句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品牌一骑绝尘。

    像青基会这样的公募基金会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受益人的市场,另一个是捐赠人的市场。我们的受益对象就是农村孩子,通过助学让他长本事,能够参与到家庭、农村社区,甚至整个农村反贫困的斗争。

    有了明确的定位,不管政策和法律环境怎么变化,我们会随时根据受益人的需求变化来设计公益产品,提供公益服务。就是说,跟着我们的受益人走。

    京华时报:下一步如何扩大辐射范围,惠及更多的农村孩子?

    涂猛:2012年国务院叫停了撤点并校,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意见,要求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做了调整。

    2015年将推出希望小学微校计划,资助存在危房或租房上课的村小、教学点,将社会公益力量延伸到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京华时报:微校计划主要解决硬件问题,所以同e堂课是相配套的?

    涂猛:对的。希望工程同e堂课就是以乡带村。在乡(镇)中心校和其下属的村小、教学点确定优秀“影子老师”,一助一或一助多为村小、教学点老师提供辅导。

    京华时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入城市,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涂猛:希望工程有4个元素——农村、贫困、教育、青少年。符合这些元素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包括在其中,我们还有百年职校计划,初中毕业为他们提供两年免费的职业教育。

    京华时报:孩子们其他方面的需求如何满足?

    涂猛:对的,在受到公平教育的同时,希望满足农村孩子们的文化、精神、心理需求。我们2015年将会启动“快乐阅读”、“快乐足球”、“玩具总动员”。

    助农民后代享受教育公平

    京华时报:这25年的发展,如果说让您提炼出关键词,您觉得是什么?

    涂猛:其实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希望”。中国青基会要和所有的相关方,为孩子,为社会,为我们自己,创造一种希望,这是最核心的价值。

    京华时报:相关方中,政府的角色和定位?

    涂猛:政府是主角,是家长。教育是一个大工程,主要的提供者也是政府,我们起着补充的作用,拾遗补缺。但是公益机构相比政府,发现需求会敏感一些,更快告诉政府和社会,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引起它的关注。比如营养健康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给政府一个参考。

    京华时报:未来呢,如何维持希望工程这个品牌?涂猛: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永远没有成功的品牌。未来我们将坚持神圣的使命,“不能让每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坚持助学育人、共创希望。我们要继续动员社会力量,来推进,帮助我们农民的后代能够享受教育的公平。

    还要不断地来创新我们的模式,比如新推出的“小平基金”。

    京华时报:这与之前的公益项目有什么不同?

    涂猛:小平基金是一种新的形态,我们会保证两个亿的种子基金不动,收益部分和社会后续捐赠资金将用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活动。国外的基金会就是这样运作的,我们也想进行尝试。

    京华时报:您之前提到了公募基金会的两个市场,捐助人市场的善款善物如何保证透明?

    涂猛:从1992年“一对一”捐助者和受助对象结对子开始,我们有捐款记录和档案完整地记录了捐助人如何支持贫困学生。

    而且现在和各省基金会合作建这么一个数据库,囊括了400多万孩子。这是个很庞大的服务。

    李克强总理给金寨县希望小学师生的一封信

    金寨县希望小学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来信收悉。从照片上看到你们宽敞、整洁的校容校貌,获知学校已经培养了6175名贫困孩子,开始新的人生。我的心情分外高兴。

    我清晰记得,当年来这里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时,正是冬末初春时节,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种子在大别山深处的冻土里,破土成长为今天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据了解,近25年来,希望工程已累计募款逾百亿元,先后建起18396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寒学子495万名。

    希望工程向世人传递出一种积极意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一点,你们学校走出的希望工程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张宗友、“大眼睛”苏明娟便是很好的例证;尤其可贵的是,希望工程在很短时间里,汇聚起海内外四面八方的爱心涓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建设社会最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

    这么多年,你们锲而不舍践行一个朴素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系,我们的努力殊途同归。贫穷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加可怕;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可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让我们共同持续不断努力,为天下所有贫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创造美好的希望!祝老师们坚守希望事业,祝同学们在希望中健康成长!

    李克强2014年10月28日

    (据中国政府网)

    “数读”希望工程善行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统计,自希望工程启动以来,累计募集捐款100.72亿元。从第一位受助生张胜利开始,希望工程资助中国贫困山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共计495万名。也就是说,平均每小时,会有20位像张胜利和“大眼睛”苏明娟一样遭遇贫困的孩子得到资助,重获希望。

    从全国第一所金寨希望小学开始,希望工程在全国共建设希望小学18396所。平均每天,便有两所像金寨希望小学一样的学校建成。

    另外,希望工程培训农村小学教师近8万名,使中国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平均每年,为孩子们培训约3200位农村小学教师。

    中国贫困山区学校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20604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5959套,配备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924个,配备快乐美术教室320个,配备希望工程电脑教室926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电影放映设备565套,建设希望厨房2850个,培训农村小学教师近8万名,建设希望社区5个,建设希望医院22所,建设希望卫生室507个。

    ■希望工程25周年颁奖

    成立伊始点燃公益火种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面向海内外募集捐款,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由此,一项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1989年11月,天津塘沽区实验小学学生周桐将自己准备买变形金刚的27元零用钱捐给了希望工程,成为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小学生。工程实施25年来,海内外无数爱心人士慷慨解囊。

    据相关部门统计,希望工程作为中国实施最早、资助规模最大、社会参与面最广的公益项目,对政府的公益政策、公益法律的制定、其他公益组织及公益项目的发展和社会公益文化兴起产生了影响。调查发现,在中国,平均每10个城市居民中,就有9个人听说过希望工程,并且至少有6个人曾向希望工程捐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并逐步向城市拓展,希望工程最初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希望工程迎来了新的使命和转折。

    2007年5月,希望工程全面升级,雪中送炭式的“救助”模式被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希望工程在继续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乡村小学改造危旧校舍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和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教育过程的公平成为希望工程资助服务的重心,一系列新的计划和行动相继启动。

    从最初建校舍、购置桌椅板凳等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到成立图书室,配备体育园地、音乐教室、电脑教室等,希望工程开始全方位地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

    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也从最初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扩展到进城农民工子女、中学生、中专生和大学生。

    25年来,在各方帮助下,希望工程得以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帮助了近500万名贫困学生。为了表达对爱心人士和企业的贡献,在本次希望工程25年活动中,179家捐赠企业和23个捐赠个人代表获得了“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他们当中,既有连续3年捐款3亿元资助6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茅台集团,连续21年捐款1.5亿元支持希望工程的可口可乐这样的企业捐款人,也有7年筹款300万援建希望小学的“幸福时光”网络公益团队,从7岁开始每年都为希望工程捐款、还援建两所希望小学的研究生孙荣乾这样的个人捐款人。

    总理回信寄语首所小学

    金寨希望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近25年前,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来到金寨,为学校选址,并指出要开展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活动——希望工程。25年来,金寨县走出了“大眼睛”苏明娟、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生张宗友、第一位考入科大少年班的邓磊等。今年恰逢校庆25周年,陈校长和两位老师以及6位贫困生代表联合署名,于10月16日给总理写了一封信,汇报学校发展情况,并寄去校园风貌图片。

    学校在给总理的信中写道:“(节选)我们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师生代表。1990年2月17日,您冒着严寒,踏着霜雪,来到安徽省金寨县为希望小学实地考察选址。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成25周年之际,我们全体师生真诚邀请并期待您在方便的时候,再来我们学校看一看,到金寨老区走一走!祝敬爱的总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月28日晚上,县教育局副局长吴沐森给金寨希望小学陈校长打电话说:“总理回信了,明天给你们送过来!”

    第二天上午,总理回信送到学校,全文内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并寄托了他对希望工程和教育事业的殷殷期望,细心的总理在回信中还附上了自己亲自圈点的师生们寄去的信。

    苏明娟当日也来到学校会议现场。看到总理回信,她说,我们这些孩子就是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学习成长的,希望工程的火炬要一代代传递下去。

    “希望之星”呼吁每日行善

    1991年,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中国人记住了那双大眼睛,苏明娟也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一张照片改变命运”。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张“大眼睛”的照片,就没有苏明娟和之后更广为人知的“希望工程”。

    外界的帮助,让苏明娟决心去帮助更多的人。大学期间,她曾组织同学去金寨县另一个贫困村支教,那个时候,孩子们上课的条件仍然非常差,教室四面通风,只有一个破屋顶。这些经历,让她更加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大学期间,苏明娟曾致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诚恳地要求自行退出中国青基会对她的捐助计划,以便帮助其他人。

    如今苏明娟开启了一个普通白领的生活,还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儿。全力培养女儿这个“希望”之时,受惠于“希望工程”的苏明娟也没有忘却撒播更多的“希望”。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并且规定自己每年都要捐。她希望能把希望工程的这份爱意一直维持下去。

    除了苏明娟外,在刚刚结束的希望工程25周年大会上,受当年邓小平捐款资助重返校园的现广西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希望工程第一位留学生彭成义博士等7名曾经的“希望之星”也一同出席会议。他们一同回到希望工程的家庭里再次团聚。

    在大会上,他们集体倡议,动员受过希望工程资助、已参加工作的伙伴们成立“希望之星联盟”。通过每人每天捐1元,一年捐365元的方式,建立“希望之星基金”,帮助今天还需要帮助的孩子。

    希望工程6项新公益产品

    希望小学微校计划

    资助对象为存在危房或租房上课的村小、教学点,配备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捐赠30万元,可援建一所村小学或教学点,使其成为安全适用、基本功能齐备的学校。

    希望工程同e堂课

    为乡镇中心校和其下属村小、教学点配备电脑和多媒体设备。选择乡镇中心校的优秀教师为“影子教师”,以乡带村,一帮一带动村小和教学点。

    希望工程快乐阅读

    在原有希望书库、图书室项目基础上,向农村学校配备优秀儿童读物,为每一个班级确定一位老师作为“领读人”,每周至少开设一堂阅读课,开展快乐阅读。

    希望工程快乐足球

    建设足球场地,配备足球门、足球、服装、球鞋等运动设施装备,开设足球课,组建足球队。组织志愿者指导训练,推广足球运动。

    希望工程玩具总动员

    搭建捐助服务平台,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赠送玩具。

    小平基金

    在邓小平同志140余万元稿费捐赠基础上,注入1.1亿元非限定性净资产,同时向社会募集9000万元,构成2亿元的种子基金。种子基金的收益部分和社会后续捐赠资金,将根据小平同志的遗嘱,用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活动。

责任编辑:王梅
福州在线官方微信